首页 大明政客 下章
第六十五章 现实
 闲聊几句话之后,苏天成转入了正题。

 “刘兄,我今刚到,很多情况都不知道,不知道这次乡试,主考官为何人啊。”

 “呵呵,瞧我,这么重要的事情都忘记了。”

 刘仲基不经意的看了一眼苏天浩,这么重大的事情,苏天浩也是要参加乡试的,按说是知道的,为什么没有说啊,不过苏天成刚刚到,没有来得及说,也是正常的。

 “此次的主考官是工部主事徐尔一,工科都给事中傅友亮。”

 苏天成的身体,不经意的颤抖了一下。

 徐尔一此人,他是知道的,正六品的工部主事,崇祯元年的时候,上疏为熊廷弼鸣冤,要求为其平反,崇祯不准,崇祯二年的时候,继续上疏,为文龙鸣冤,以家人性命担保文龙没有贪污军饷,崇祯还是不准,徐尔一愤而辞官,想不到崇祯五年,徐尔一官复原职,竟然成为了山西乡试的主考官了。

 至于傅友亮,他不是很熟悉,但都给事中的权力是很大的,不能够忽视,虽然只是正七品的品秩,但给事中的职责,就是弹劾官员,能够风闻奏报,直接归皇上领导,这一招,令很多的官员头疼,每年节的时候,六科都给事中还要和内阁大臣同聚一堂,名义上是商议朝政得失,实际上是安抚诸多的都给事中。

 吃饭之时,众人少许喝了一些酒,饭后,刘仲基告辞回客栈去了,大概是想到,苏天成长途奔波,需要休息。

 回到府里,苏天成直接回房间,他要安静的思考一些问题。

 崇祯年间,朝廷腐败现象严重,官吏只知道贪墨和享受,根本不关心国家大事,乡试已经成为聚财的主要手段之一了,一些无点墨的考生,银子送的多了,或者是背景硬了,可以高中举人。

 苏天成甚至记得一个典故,通过了乡试和会试的考生,在参加殿试的时候,运气不好,陷了,在皇上的面前,什么都写不出来,话也说不好,皇上最终也是无可奈何,只能是剥夺了这个考生的功名。

 苏天成可不想遭遇这样的潜规则了。

 论学识,他有着充足的自信,以前那个苏天成的学识,加上自己超出这个朝代几百年的认识,融合到一起,难道考不上举人,那才真的是奇怪了。

 若是科举考试的制度严格,大家都按照规矩来,自己的学识不够,不能够通过乡试,那也是没有办法,怪不得他人的。

 若是有了学识,被那些无点墨的考生给挤下去了,那才是泼天的冤枉了。

 乡试三年才有一次,下次就是崇祯七年了,自己的年纪不大,按说是可以等上三年的,三年之后,二十一岁的举人,也是很不错的,可惜他没有时间耽误的。

 这不是和平的年代。

 苏天成一直认为,自己必须要成为朝廷官员中的一员,掌握权力,很多的事情,才有可能做好的,白手起家,想着壮大自身的实力,想着保护家人,想着扭转历史发展的进程,有些痴人说梦的意思了。

 他想到了徐尔一,《明史》对这人的评价是不错的,称呼其是伟丈夫。

 依照徐尔一为熊廷弼和文龙鸣冤叫屈的情况来看,徐尔一是那种认死理的人,撞墙都不回头,甚至不惜辞去官职,认识也有些偏激。应该说徐尔一带有正直感,但缺陷也明显,自认为崇高,就是做错事情了,也难以认识到,反而认为是理所当然。

 就说袁崇焕杀文龙的事情,袁崇焕没有禀报朱由检,先斩后奏,这样的情况下,他出头为文龙喊冤,能够有什么作用,让朱由检怎么办,跟着杀掉袁崇焕吗,当时的蓟辽前线,形势危急,朱由检肯定要考虑到大局的。

 徐尔一只要是稍微思考一下,就不应该上疏。

 其实后来发生的事情,证明徐尔一上疏的事情,还是附和皇上想法的,朱由检为熊廷弼平反,杀掉了袁崇焕。

 不知道经历了这些事情之后,徐尔一是不是会有所改变,几年时间过去,他依旧是工部主事,可见还是倔强的。

 这可真的是江山易改本难移。

 遇见了这样的主考官,对苏天成来说,是好事情。

 乡试的考试内容是固定的,四书五经,论语、孟子、大学、中庸称之为四书,诗经、尚书、礼记、周易、秋称之为五经,考题是四书五经的原文。

 乡试的内容,必须以程朱学派对四书五经的注释为准,不准采用其他的注释。

 乡试的文章 结构体裁也是固定的,就是众所周知的八股文。

 八股文,顾名思义,就是八个部分,破题、承题、起讲、入题、起股、中股、后股、束股,最后加上一个大结,一篇八股文就形成了。

 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就是中股了,是整篇文章 的重心所在,需要考生尽情发挥,文字要轻松灵活,内容易虚不宜实。

 后世对八股文极尽批评,认为八股文没有实际用处,不论公私文书、文史著作、记事、抒情、说理等等,全部都用不上,仅仅是科举的敲门砖。

 但苏天成不这么认为,就算是几百年之后的考试,同样是有着规矩的,必须要掌握的知识,就是要考试的,这是一种固定的模式,只有在固定模式之下,考试才便于操作,否则,人人都依照自己的思想,写出来文章,主考官同考官没有标准,无法阅卷了。

 当然,苏天成不支持八股文,更不支持死读书,甚至到了除开八股文之中的内容,其余的一概不知。

 科举考试,需要依靠以前那个苏天成掌握的知识。

 想清楚了这些,苏天成不打算想办法去拜访主考官了。

 翌,苏天成到太原府衙去办理手续了。

 参加乡试,还有不少手续需要办理的,有些是要本人亲自去的,比如说确定身份的事情,至于后面领取号牌,确定考号等,倒不需要亲自去了,乡试在贡院举行。

 办理手续,分为两个时期,郡试之前为一个时期,主要是为参与乡试的国子监办理手续,郡试之后,集中三五天的时间,为取得乡试资格的考生办理。所有的手续,都是太原府衙门直接负责的,也是受巡抚大人的委托,包括张榜公布事宜,也是在府衙外面的墙上。

 太原府衙和平府衙门没有什么区别,规格模式差不多。

 苏天成拿着信函,包括平府衙开出来的诸多证明,直接到太原府衙去了。

 守在府衙门口的军士,看了苏天成的路引,挥手放行了。

 进入了大门,经过甬道,过了仪门、戒石坊,终于看见大堂了。

 这个时候,有人已经等在大堂外面了,估计是专门为考生带路的,这些人,都是府衙里面的衙役。

 苏天成看见了衙役之后,顺势从身上掏出一块碎银子,很自然的递给了衙役。

 这个动作很快,不注意看,还以为是苏天成向衙役打听了什么事情。

 看见了银子,衙役当然高兴了,带着苏天成,穿过大堂,来到后面的厢房。

 手续是在礼房办理的。

 苏天成身上,有一系列的证明,都是平府衙门开出来的,说明你是某年的生员,参加了几次乡试,是不是有资格参加乡试的,他将这些证明交给礼房的司吏或者是典吏,等候他们确定身份。

 接下来就是等候通知,八月六领取号牌,八月九凌晨,进入贡院考试。

 报名手续的办理,其实也是很简单的,吏员审核了材料之后,发现没有什么问题,就收起来所有的材料,接着给考生开出来一张证明,说清楚相关的时间,包括什么时候到衙门来领取号牌,什么时间必须要到达贡院等等,最后登记考生住宿的地方,这是防止有什么事情,需要紧急通知的。

 报名的时间,也是有限制的,八月初五必须完成,八月初六,随着主考官和同考官进入贡院,考场内的吏员就是开始忙碌了,做好一切的准备工作,包括粘贴考号等等。

 乡试的考试规矩很严格,收卷之后,有专门的誊录官,指导写手,将考生的试卷重新誊录一遍,还有对读官校对,看看是不是有誊写的错误,主考官和同考官看见的都是一种笔迹,想要造假和包庇,似乎不可能。

 可有那么多打招呼的人,关系也是要注意的,这怎么办呢,就是从考号上面做文章 了,誊写的卷子上面,可以看见考号,若是主考官记住了某个人,只要记住他的考号,到时候自然是能够关照的,至于说学识究竟如何,那是另外的话题了。

 明朝初年的时候,科举制度执行非常严格,可惜到了万历和天启年间,特别是天启年间,魏忠贤大权在握的时候,视科举考试为敛财和纳走狗的工具,扰了科举制度。

 这种毒瘤一旦蔓延开来了,影响是致命的。

 苏天成办理手续很是顺利,这得益于那份信函,持有这类信函的人,在司吏和典吏的眼里,都是关系不一般的考生,他们当然不会怠慢。 M.AfUXs.COM
上章 大明政客 下章